發布日期:2025/07/28
一、願景
桃園-國門之都,不僅擁有山、海、埤塘等豐富自然人文景觀,也是第一工業科技大市,臺灣五百大製造業有超過三分之一在桃園設廠,工業產值常居全臺之冠,因此環境容受力及污染負荷是桃園成為國際城市所面臨的艱鉅的挑戰。
隨著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等現象,促使各國紛紛投入環境保護的行列,尋求經濟發展與環境的平衡,進一步復育生態環境,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為落實我國2050淨零目標,整合市府團隊共同建構本市淨零路徑,並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推動,成立「桃園市政府永續發展及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落實本市永續發展、溫室氣體減量及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理念。
同時為實現「綠色桃園新生活」市政願景,維護本市生活環境品質並使行政效率再提升,本局秉持「藍天綠地、青山淨水、全民環保、永續家園」為施政願景,以環保專業、創新服務、打造綠色城市為目標,擬訂相應措施作為施政重點,逐步朝向國際城市並創造永續的桃園新生活。
二、任務
為符合環境部2030年無嚴重污染河段,積極推動各項公共建設及污染防治措施,滾動式檢討河川污染整治及海洋保育策略,以守護河海生態並打造與水共榮親水城市。
討河川污染整治及海洋保育策略,以守護河海生態並打造與水共榮親水城市。
(一)推動本市重點河川嚴重污染河段改善,積極辦理基礎建設設置水質淨化設施,改善河川水質。
(二)強化事業廢水源頭管制稽查工作,並掌握自動連續監測(視) 對象,即時連線、即時監控、即時掌握放流水水質。
(三)強化水污染防治許可管理,政府資訊公開透明化,提升定檢申報品質穩定性,加強水污染防治費徵收對象查核,落實源頭減量。
(四)持續於本市河川出海口增設垃圾攔截網、攔油繩索,並以岸際監控設備,維持本市轄內岸際監控效能,並優化應變倉庫(維修及增購應變機具與耗材),將應變器材的使用效果發揮至最大。
(五)維護管理海岸保護區之智慧科技監視系統,並積極輔導在地社區協助巡查、棲地/景觀維護及監測等,強化公、私協力夥伴關係。
(六)積極救援擱淺於桃園海岸邊之鯨豚、海龜,並持續維持本市海龜保育教育暨救傷中心運作效能、維護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棲息環境。